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愛上女員工 Google創辦人爆婚外情

愛上女員工 Google創辦人爆婚外情

Google創辨人布林與妻分居,外傳Google眼鏡行銷經理亞曼達羅森柏格(圖)是第三者。
(圖/擷自亞曼達羅森柏格G+)

向來形象正派的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28日被爆有婚外情,並且與結婚六年的妻子分居。 今年40歲的布林以捐款做慈善著名,又被視為Google提倡不作惡文化(Don`t Be Evil)的主導者;Google三年前退出中國,布林也被視為幕後主導者。 富比世曾報導布林身價228億元。AllThingsD的報導說,布林與妻子在2007年結婚時,訂有婚前協議,規定兩人一旦分手,不會導致Google損失,但報導沒有說,兩人是否瓜分布林的身家。
2012年暑假,布林與妻子Anne一起出席太陽谷傳媒峰會,當時還有說有笑。
圖/擷自網路
科技網站「AllThingsD」最先報導布林婚外情,報導說布林與一名女員工發生浪漫戀情。舊金山婚姻律師墨菲(Timothy Murphy)說:「主管與女員工發生關係,令矽谷感到很不舒服。」這種關係可能引起諸多不便,譬如,其他員工會投訴主管厚此薄彼、女員工擔心會被上司強迫發生關係、以及關係結束後會受到歧視。 布林的妻子安‧沃西基(Anne Wojcicki)也是矽谷的知名人物。她是生物技術博士,在矽谷創辦「23andMe」(23指人體的23對染色體),這家公司率先為個人做基因圖譜,每人收費約2000元。 安‧沃西基的姊姊蘇珊‧沃西基也是Google員工,而且是最早期的拓荒員工,員工編號第16號,比已經從Google出走到臉書的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和出走到雅虎的梅爾(Marissa Mayer)還要早。 Google一名發言人向AllThingsD證實,布林與妻子已分居,但兩人仍是朋友,並且繼續在一些慈善事業中合作。布林的母親被驗出得了柏金森症,布林自己也可能被遺傳此症。布林曾捐巨款,進行柏金森症的治療研究。 本身是俄國猶太裔移民的布林,與史丹福博士班同學佩吉(Larry Page)一起創辦Google,佩吉是現任執行長,布林則負責「特別計畫」,Google眼鏡和無人駕駛汽車都出自他的手筆,他還領導一個神秘的研究小組,據說專門研究反網路入侵。 ※延伸閱讀》
‧Google眼鏡行銷經理亞曼達羅森柏格G+
【2013/08/29 世界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愛上女員工 Google創辦人爆婚外情 | 國際萬象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129288.shtml#ixzz2dQfZVD4D
Power By udn.com


谷歌創辦人新歡 中英混血兒

Google創辨人布林與妻分居,外傳Google眼鏡行銷經理亞曼達羅森柏格(圖)是第三者。
(圖/擷自亞曼達羅森柏格G+)

1
發言人今天證實,谷歌公司(Google)聯合創辦人布林與結褵6年的妻子沃潔希奇已分居好幾個月。根據報導,布林似乎分居後開始跟谷歌同事約會,而她是26歲的中英混血兒。 科技媒體「數位包打聽」(AllThingsD)率先揭露後,40歲的布林(Sergey Brin)與同年紀的沃潔希奇(Anne Wojcicki)分居的消息甚囂塵上。兩人發言人昨晚證實雙方已分居好幾個月。 沃潔希奇是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老闆,兩人在2007年步入禮堂,育有1子1女。 另外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布林現在的曖昧對象是谷歌眼鏡(Google Glass)26歲的行銷經理羅森柏格(Amanda Rosenberg),不過他們似乎是在布林與妻子分居後才開始約會。 羅森柏格在谷歌眼鏡的研發上舉足輕重。她在2008年6月進入谷歌擔任業務經理,兩年後成為歐洲、中東和非洲區(EMEA)手機業務研發經理。 羅森柏格在網路自我介紹自己時說:「我在香港出生、在英國長大,我憤世嫉俗,又恨透數學,所以我的個性集合了這兩個地方的最大缺點。」 她曾在其他地方宣告自己的座右銘是「做事遲疑的人是傻子」。 據了解,羅森柏格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香港人,擔任投資銀行家。 布林目前領導谷歌一個特別部門,負責推出「自動駕駛車」以及可無線上網的眼鏡等專案。 谷歌拒絕回應兩人是否離婚消息,但證實雙方即使分居仍維持友好關係。 據傳他們夫妻有簽署婚前協議,如果未來真走上離婚一途,應不至於對谷歌營運造成影響。
【2013/08/30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谷歌創辦人新歡 中英混血兒 | 國際萬象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131102.shtml#ixzz2dQflEGYE
Power By udn.com

美速食業大罷工 要求時薪提高至15美元


美速食業大罷工 要求時薪提高至15美元
美國速食餐廳員工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罷工,試圖逼迫麥當勞(McDonald's)及溫蒂漢堡(Wendy's)等速食連鎖業者提高最低工資。全美速食餐廳員工29日在紐約、芝加哥、波士頓、丹佛及聖地牙哥等50個城市串聯罷工抗議,要求最低工資由每小時7.25美元提高至15美元,大約相當於全職員工年薪3.1萬美元。根據遊說團體National Employment Law Project,速食餐廳第一線員工的薪資中位數是每小時8.94美元。 支持調漲最低工資的經濟學家7月發表公開信,表示若最低工資提高至10.5美元,速食業人事成本將增2.7%。經濟學家建議,可透過提高餐點價格及分發紅利給低薪員工,吸收增加的成本。 彭博資訊指出,實際經營連鎖餐廳並僱用員工的業者,根據協議須付給速食連鎖業者昂貴的授權金,加上餐廳業績受消費者外食習慣改變獲利下滑,抗議員工要迫使業者增加人事支出恐不容易。 麥當勞發言人卡希拉斯(Ofelia Casillas)表示員工僱用事宜由接受授權商家負責。她說:「抗議員工陳述與麥當勞員工實際工作情形差異極大。」 美國餐廳及速食業公會國家餐廳協會(NRA)聲稱,低工資原因為速食餐廳傾向聘僱年輕且無經驗的人手,並表示目前原物料價格高漲,且政府要求速食業者支付高額健保支出,若加倍最低工資將使企業減少工作機會。 美國將近四年未調整最低工資,今年稍早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倡調高最低工資至9美元,亦未獲國會熱烈回應。 Pew研究中心4月指出,自2009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富裕家庭淨資產增加21.2%,其餘家庭減少4.9%,所得不均情況持續惡化。
【2013/08/3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美速食業大罷工 要求時薪提高至15美元 | 美國新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130684.shtml#ixzz2dQfKSz4z
Power By udn.com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人兼道/不必選邊站

人兼道/不必選邊站
在職場上工作,我們大都不希望介入客戶內部的政治鬥爭。但是有時不免被牽扯進去,就算你不選邊站,別人也將你列入某個派系,只因為你是某某人找來的廠商,在這種狀況下你就算刻意避免或疏離或表態,恐怕有些人還是不相信,其實這樣做有時還反而傷了原來找你來的人。 通常我會建議專案人員不必選邊站。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我們只要記住一種立場,這個立場就是,專業。在專業的考量上我們應該如何做就如何做。
站在年輕人的角度,要學會察顏觀色、心思細膩,實在是困難度很高。最快而且最好的方式其實是站在專業的角度來回應,你提出來的想法如果是對的,我就附議,你說的倘若不符合專業的規範,我也會提出提醒與忠告,這和我是誰找進來的無關,因此我只從專業的角度發言,不會在意你是哪一方人馬。
曾經有位客戶因為前任窗口A小姐離職,他從別部門調過來之後,就很想把我們換掉,原因無他,只因為我們是A小姐找來的,覺得我們不是他自己的人馬,再加上他跟那位A小姐交惡,當然希望剷除她的人馬。
於是在一開始接手之後就著手查我們之前做的案例與帳款,試圖從中找破綻將我們換掉。
我私下跟他說,「現在換代理商對你並不利,第一,新的代理商需要一段適應期,你也是新上任的,如此的團隊將增加風險的機率,第二,我們服務貴公司一段時間,了解貴公司的文化以及你老闆的思維,這樣的合作反而可以幫你。」
我們除了將之前做過的案子透明化跟他解釋,並沒有催促他簽長期合約,反而建議他可以先試我們幾個專案,如果真不滿意再說。這窗口暫時被我說服,對我們而言就是爭取時間用專業取得他的信任。
在合作當中,我們儘量讓他了解之前的運作以及他們公司老闆的期待,並給予專業的建議。剛好我們的熟悉度可以補足他的適應期,他慢慢了解我們的重要性,加上後續幾個成功的案例,他便放下心防,展開了長年的合作關係。
當我們被歸類時,不用急著去撇清,用我們的態度證明,我們只提供專業,不提供政治與八卦。
(作者是世紀奧美公關董事長)
【2013/08/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人兼道/不必選邊站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E4%BA%BA%E5%85%BC%E9%81%93%EF%BC%8F%E4%B8%8D%E5%BF%85%E9%81%B8%E9%82%8A%E7%AB%99-8124928.shtml#ixzz2dHQRjvdF
Power By udn.com

上班卒仔/品質與速度的取捨


上班卒仔/品質與速度的取捨
主管需要將ABC三個部門手邊的工作整理一個清單,要求各部門負責人在次日下班前繳交。 A部門先照主管的需求給出了格式,並徵得了主管的同意,主管回覆所有部門請照格式表達,且務必要在時間內比照辦理。
然而,C部門負責人自認為A部門的格式太過簡單,於是再增添了許多資訊進去,但這一來一往卻誤了時間,到隔天下班仍無法繳交。
【心得分享】
品質與速度都是做每件事的必備品質,當所有外在條件都允許時,當然要盡力滿足,但若其中一方重於另一方時,就要懂得取捨;雖然將工作內容做得很完整,但卻誤了時程,反而不能真實呈現這次任務的重點──「速度」,做得再好也是枉然。
(作者服務於外商公司,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2013/08/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上班卒仔/品質與速度的取捨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124932.shtml#ixzz2dHQGsbR0
Power By udn.com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純萃芬想/資深同仁占盡便宜 怎麼辦?

純萃芬想/資深同仁占盡便宜 怎麼辦?
Q:我從事店面銷售工作,也就是俗稱的店員,我很喜歡銷售產品,業績也做得不錯,幾乎店裡70%的業績都是我一個人衝刺出來的,顧客以為我領到高額獎金。 其實剛好相反,因為我們公司採取共同獎金制度,並非依照業績發獎金,而是根據年資發獎金,以致業績愈好我心裡愈覺得不平衡。
常常聽說其他公司的店員會為了業績互搶客人,這種現象在我們公司絕對不會發生。 反倒是資深店員會督促資淺店員去招呼客人,並且指使資淺店員做這做那的。
此外,資深店員還會不斷教訓資淺店員:「年輕人就是需要訓練才能成長。」或是倚老賣老地責備資淺店員:「多做一點會怎麼樣,做人不要太計較。」
每天忍氣吞聲累積大量的無奈情緒,已經快要耗光我對顧客的熱情,我開始徬徨是否要離開公司另謀出路,可是又覺得可惜,在這裡也真的學到很多銷售技巧,擁有許多忠誠的顧客。
有時候會自我安慰,或許就是因資深店員把顧客推給自己,才能夠業績長紅;但是看到他們坐享其成,又會感到忿忿不平。
想請問諮商心理師:當資深同仁占盡一切好處時,該怎麼辦?
A:從敘述的過程中,我發現你已經出現典型的工作倦怠現象:一是情緒耗竭:工作的時候會覺得情緒過度緊繃或是情緒枯竭。二是喪失動力:對工作的勝任感與成就感都大幅降低。三是冷漠無感:當我們處於理想破滅或是不信任同仁時,便會對服務對象喪失感覺,出現冷漠或情感隔離的狀況。
這種狀況如果置之不理,的確會危害身心健康,所以,最好儘快調整心理,一方面消化不平的情緒,另方面找到與資深同仁相處之道,讓自己逐步恢復對工作熱忱。
一般而言,資深同仁會因害怕自己的「好處」、「地位」和「重要性」被資淺同仁取代,進而設計出許多預防之道,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假使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過度剝奪資淺同仁的福利,不妨使用「自我肯定表達」來跟資深同仁溝通。
第一步是「描述事件」(describe):想要清楚傳遞訊息,最好以不帶情緒、不加批判的方式描述事件。
第二步是「表達感覺」(express):具體說出自己的感覺。
三步是「明確說出你希望對方做些什麼」(specify)。舉例來說,當你忙到分身乏術,資深同仁又指使你去做這做那的時候,可以口氣平靜地跟對方說:「我現在正忙於處理什麼事情,如果你交代的事情很緊急,就需要其他人的支援與協助,我可能無法同時處理兩件事情。」
當資淺同仁熟悉公司的運作情形,慢慢建立了人脈關係,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價值,自然會形成一層最佳保護膜。處於不平衡的狀態下,若時間不長,可以當成是一種磨練機會,體會人生百態;但若時間太長,就要認真思考,值不值得犧牲自己的心靈健康?
(作者是專業諮商心理師、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資深講師)
【2013/08/1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純萃芬想/資深同仁占盡便宜 怎麼辦?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E7%B4%94%E8%90%83%E8%8A%AC%E6%83%B3%EF%BC%8F%E8%B3%87%E6%B7%B1%E5%90%8C%E4%BB%81%E5%8D%A0%E7%9B%A1%E4%BE%BF%E5%AE%9C%20%E6%80%8E%E9%BA%BC%E8%BE%A6%EF%BC%9F-8094620.shtml#ixzz2c3hJI8rO
Power By udn.com

人兼道/讓工作變有趣

人兼道/讓工作變有趣
根據調查,薪水雖然重要,但並不是年輕人選擇工作的首選。有時候這分工作是否有前瞻性、挑戰性、有趣,反而是年輕人會考慮的主因。在這種情況下,縱使薪水低一點,年輕人也會願意選擇。所以企業主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須在工作環境上增加有趣性和適度的挑戰性,才能激發年輕人的留任度。 年輕人都希望工作看得到未來,產業有發展性,有升遷、加薪的機會,不是像死水一樣不動。最好是工作有點挑戰性,也就是這分工作要有學習的空間,比他們現有的能力還要多一點的困難,激發他們的鬥志想要達成任務,他們才會充滿熱情地投入。所謂工作有趣性並不是裝潢或運動、娛樂設施的增加,而是工作本身不要是呆板、重複性的工作,年輕人希望工作內容有變化,不要太無聊。這也難怪傳統的製造業再也不吸引年輕人,反而願意進入辛苦的餐飲服務業以及傳播業。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不只是為了養家活口,或是經濟上的需求,很多人希望找尋有有趣的、有成就感的工作,這樣會讓他們從工作中找到熱情,發揮創意。因此企業若想留任員工,除了在福利上下功夫,設置免費的咖啡吧、桌球、撞球室,KTV室之外,最重要還是創造「樂在工作」的環境,建立一個平台讓員工有相互認識、看見與學習的機會,並且放手讓他們做一些有挑戰性的工作,甚至允許他們犯錯。同事們在工作之餘自然會增加了解,破除溝通障礙,並培養榮譽感。 我們公司在增加工作有趣度上有些作法成效還不錯,可以分享。譬如每個月的年輕員工大會,讓他們上台簡報當月他們認為最好的作品,然後邀請他組主管及跨組參與者給予回饋分享。每個月公司福委活動,舉辦生日趴,規劃各種主題,讓壽星們受到關注。還有每一季的戶外團隊活動,讓員工可以走出辦公室,激發團隊的合作、創意的發想,美感的經驗等等都可以凝聚員工向心力。 在這些公司的活動中,若能夠讓年輕人找到工作的樂趣,讓他們看到工作不只是工作,從中找到自己的學習和成長,我覺得這才是企業應該塑造給員工樂在工作的環境。
【2013/08/1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人兼道/讓工作變有趣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E4%BA%BA%E5%85%BC%E9%81%93%EF%BC%8F%E8%AE%93%E5%B7%A5%E4%BD%9C%E8%AE%8A%E6%9C%89%E8%B6%A3-8094605.shtml#ixzz2c3hE75xs
Power By udn.com

上班卒仔/嚴厲 要用對時機


上班卒仔/嚴厲 要用對時機
小美接手一個專案,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小美不小心犯了錯造成專案時程延誤。 但因為主管平時嚴厲,常大聲斥責員工,又容易把小事放大,人人都恐懼於主管的管理方式。
最後變成大家很多事都不敢往上呈報,能息事寧人就盡量欺上瞞下,最終造成組織風氣的扭曲。對於公司的發展,當然會有不利的影響。
【心得分享】
在職場,人難免會犯錯,但主管的態度與個性常會造成屬下面對自己犯錯時不同的反應。做錯事固然有檢討的空間,但若主管的反應讓犯錯的屬下更加難堪,那沒人會願意在第一時間馬上稟報主管,而是自己設法彌補錯誤,反而錯失了補救錯誤的最佳時機。
錦上添花的事人人會做,但主管最重要的工作是解決問題,若自己的態度造成資訊不流通,反而容易釀出大錯,那就得不償失了。
(作者服務於外商公司)
【2013/08/1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上班卒仔/嚴厲 要用對時機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094623.shtml#ixzz2c3h7NvpW
Power By udn.com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別一直說謝謝 10個必須知道的職場禮儀

【別一直說謝謝 10個必須知道的職場禮儀】

1.使用全名
2.有人介紹時一定要起立
3.「謝謝」只要說一兩次就好...
4.感謝要及時且個人化
5.不要幫對方拉椅子
6.不要翹腳
7.不要用手指指著對方
8.用手撕麵包
9.不要收拾餐具
10.不要打包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032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董事長愛說笑/日本的洗車廠

董事長愛說笑/日本的洗車廠
數月前到日本旅遊,在路上幾乎看不到洗車廠,但車子卻都很潔淨,難道日人每天開車前都先洗擦車子嗎? 對此很疑惑,遂問在日本住了數年的友人。他說:「因為日本地面很少灰塵,空中很少汙染之故。像我的車子也已經將近一年沒擦洗了,還是這麼乾淨。」
【心得分享】
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就是一切的指標。
個人若能坦誠布公、謹言慎行,就不會惹出需要「費氣力去收拾的禍事」。
企業若一切依法秉公處理,則不用一直去善後自己的決策。
【2013/08/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董事長愛說笑/日本的洗車廠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E8%91%A3%E4%BA%8B%E9%95%B7%E6%84%9B%E8%AA%AA%E7%AC%91%EF%BC%8F%E6%97%A5%E6%9C%AC%E7%9A%84%E6%B4%97%E8%BB%8A%E5%BB%A0-8076810.shtml#ixzz2bD7X7kxV
Power By udn.com

業務最前線/業務績效管理

業務最前線/業務績效管理
每個人都知道銷售活動看重的是結果與數字,但是不見得每一個業務團隊都有合理的業務績效管理制度。其中所造成的士氣打擊、資源分散與管理失焦,可能形成了業務團隊最大的隱性成本。 好的業務績效管理制度,首重「個人績效」與「團隊績效」的掛鉤。由上而下的觀點,它是激發團隊向心力的方法;由下而上的觀點,它是讓業務主管負起責任的重要手段。否則只靠明星業務員單兵作戰,看不到團隊合作的元素,企業終究會在人員異動後流失競爭力。
其次,是「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連結。若是沒有明確的長期目標,業務團隊將會如同一盤且戰且走的散沙,留不住高潛力的優秀人才;同時,業務人員又需要短期目標的刺激,來維持工作的熱情與鬥志。並且經由短期目標的不斷檢討,來修正邁向長期目標的工作方法。
再者,是「量化(財務)指標」與「非量化(非財務)指標」的平衡。雖然業務活動的結果是客觀、可以量化的,但是業務活動的過程卻是非常主觀、難以量化控制的。
在績效管理制度中一定要加入非量化的考核,例如重要客戶的開發進度、大型專案的管理成效等。否則只會「看數字說話」的業務主管,在績效管理的角色上就顯得沒有價值。
最後,是「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的掌握。在月底的業務報表上,營收、獲利、應收帳款等都屬於落後指標,這是過去一個月發生的經營結果。
但是在每天與客戶互動的第一現場,有許多領先指標是業務主管必須掌握的。例如當日的客戶拜訪量、客服人員的電話接聽量、及時的顧客滿意度統計等。
「法治」是優質業務團隊的基礎,有好的績效管理制度,才能留住好的人才,業務主管也才能做到好的「管理(Management)」。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朝「人治」發展,也就是從效果有限的管理,進階到效能倍增的「領導(Leadership)」。
當業務人員由外在、被動地遵守規範,轉變為內在、主動追求挑戰,具有競爭力的業務團隊就儼然成型。
(作者是管理顧問及銷售講師)
【2013/08/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業務最前線/業務績效管理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E6%A5%AD%E5%8B%99%E6%9C%80%E5%89%8D%E7%B7%9A%EF%BC%8F%E6%A5%AD%E5%8B%99%E7%B8%BE%E6%95%88%E7%AE%A1%E7%90%86-8076808.shtml#ixzz2bD7Qr7Co
Power By udn.com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相關關鍵字:
你是否感到工作倦怠?每天一進公司,就是痛苦的開始。從第一秒鐘起,倒數計時下班的時間。一整天下來,沒做什麼事情,卻感到全身無力。想過要換工作,又怕找不到工作,也不知道該換到哪裡。這時你應該立即做徹底的診斷,瞭解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不管你是企業領導人、高級主管、或是基層員工,在工作上必定經歷過無數次難解的瓶頸,徘徊在換與不換工作的十字路口。
對於每一位工作者來說,《我不知道我要什麼》的出版,彷彿如獲至寶。翻閱書中的內容,像是看著自己的故事。隨著作者的指引,一路抽絲剝繭,找出問題的核心。
作者茱莉•詹森自己也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從廣播到臨時僱用、轉業輔導、教育訓練等領域,到如今成為知名的生涯管理顧問,總共經歷了5次的生涯轉換。
個人的親身經驗讓這本書更真實、更具實用價值。「本書為所有不快樂的工作者,提供了明確的解答,」全美知名的專業書評雜誌《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如此寫道。
茱莉•詹森認為,工作快樂與否的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在此之前,你必須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快樂,瞭解自己的個性與興趣,才能做出正確的行動,快樂的工作。
第1關:釐清現有工作的困境
你對現在的工作有著滿腹的抱怨。但是不要浪費時間,好好想一想:為什麼工作不快樂?你的煩惱是什麼?
1. 失去了工作的意義。
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也想不出來這份工作的意義何在。
瞭解自我,才能明白工作對你的意義是什麼。靜下心來思考,什麼事情對你是最重要的、有意義的?你的自我價值觀是什麼?

2. 捨不得現在這麼好的待遇,三心二意。
你對現在的工作相當滿意,而且頗有成就。但是你無法想像要在同一個工作待上十年、二十年。真的要換工作嗎?可是要到哪裡去找像現在待遇這麼好的工作?
你可能太過悲觀了。第一,不一定就找不到同樣好的工作。機會永遠存在,只看你有沒有心去找。第二,薪水的減少也不代表收入的減少,只要財務規劃妥當,一樣可以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3. 過去的慘痛經驗,讓你不敢輕舉妄動。
你曾經被公司無預警的裁員,或是有過失業的痛苦經驗,嚴重打擊了你的自信心。所以對於換工作這檔事,總是裹足不前,深怕再一次受傷害。
別對自己太嚴厲,失業並非完全是你個人的錯。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整理好心情,重新出發。
4. 時間久了,感到彈性疲乏。
你在同樣的工作或是同樣的領域,工作相當長的時間,失去了新鮮感,缺乏新的挑戰,感到無聊乏味。
適時和主管或是老闆溝通,討論是否可以調整工作內容,再決定自己的去留。
5. 不想再為人作嫁,寧願自己當老闆。
你一直希望有一天能自行創業。你對現在公司的做法無法認同,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你習慣獨立作業,不懂得辦公室政治學、不習慣與別人一同工作。
但是自己當了老闆之後,責任更重大,壓力也隨之而來。你必須確定自己徹底瞭解企業的營運流程,做好了應有的準備。

6. 好好享受生活。
你已經有一定的年紀,不想再為工作賣命,不想犧牲自己的健康與家庭,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過要想清楚兩件事:一、是否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支持半退休的生活?二、突然多出許多時間,該如何安排生活?
第2關:重新認識自己
你的不快樂,不是工作本身的錯,也不是你個人的錯,而是你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先好好認識自己,再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走。
我們可以從以下6種不同面向,瞭解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1. 價值觀。
價值觀是一個人內在所重視的原則或標準,定義了個人生命與工作的意義。價值觀是工作時的內在動力來源。包括:成就感、歸屬感、自我成長、創意、財富、保障、快樂、健康、正直、團隊……等等。
列出任何你所想到的價值觀,然後挑選出最重要的10項。再對照現在的工作,是否滿足了其中某些的價值觀。這樣才能找到自己不快樂的原因。
2. 態度。
態度指的是個人面對特定的人、事、物的心理狀態或感受。研究顯示,抱持正面態度的人,較能克服困難,達成目標。
以下是與工作相關的重要態度:
• 自信心。自信心不足的人,比較不願意冒險或是改變現狀。回想一下,過去發生哪些事情,嚴重打擊了你的自信心?要如何恢復自信心?

• 自我認知。如果對自我的認識不足,就不可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誠實評量自己的優缺點,也請朋友說出他們對你的想法。
• 人際關係的管理。人際關係的好與壞不僅影響你的工作情緒或表現,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生涯發展的助力或是阻力。
• 維持工作動力。你必須找到方法激勵自己,維持工作的動力。
• 目標的設定。設定合理、具挑戰性的目標,也是維持工作動力的有效好方法。
•對於專業的承諾。回想一下,當初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是什麼?現在,這份工作是否仍讓你感覺充滿活力?或是以前曾經如此?這些問題能幫助你找回過去對這份工作的承諾。
3. 對於改變的接受度。
人難免有惰性,習慣於現狀,不喜歡改變。改變代表了不確定與未知,讓人不安。寧願忍受對現狀的不滿,也不願改變。
相反的,對於改變接受度高的人,適應力強、彈性高,因此更容易擺脫現狀,找到新的機會。
4. 個性偏好。
個性代表個人整體表現出來與他人不同的獨特人格特質。你無法改變自己的個性。但是瞭解自己的個性,可以幫助你改變自己的行為,彌補自己的弱點。
5. 個人興趣。
每個人都會對某件事物給予特別的關注,可能是對這件事物有強烈的感受,也可能是你很享受全心投入其中的感覺。

盡可能讓自己的興趣與工作結合。例如,假使你喜歡與人接觸,可以考慮公關、銷售、或人力資源等工作。
6 .最喜愛的技能。
技能指的是個人的能力或專長。最喜愛的技能指的是,你不僅擁有這項技能,而且很喜歡或非常願意運用這項技能。
你一定具備了多項技能,但不見得每一項你都願意運用。工作中有大部分時候,需要運用你最喜愛的技能,那是再好不過的事。
第3關:實際採取行動
現在,你很清楚自己的工作面臨了什麼樣的瓶頸,也更加的瞭解自己。接下來,你得開始採取實際的行動:自我評量、找出阻礙與尋求新機會、擬定行動大綱。
我們以第一種狀況「失去了工作的意義」為例,說明該如何採取行動,突破困境。
Step 1:自我評量
你找不到工作的意義,是因為你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不知道什麼是對自己重要的、有意義的。所以,你根本無法知道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
參考以下所列出10項價值,然後依照重要性排序。每次當你對工作產生質疑時,重新再複習一遍這10項價值,幫助你解除心中的困惑。
1. 報酬與挑戰。以服務換取報酬,作為激勵或誘因。例如,獎金或口頭讚美等。
2. 有趣的領域或產業。希望能在有趣、有挑戰性的產業裡工作。例如,從商業銀行轉向投資銀行。
3. 表達理想與價值觀。傳達重要的原則或是標準。例如,為支持女性與少數民族的企業工作。

4. 貢獻自己的力量。分享自己的經驗、促成改變或是進步。例如,推動一項獎勵員工的計劃。
5. 解決問題。解答他人的疑問、處理各種紛爭與難題。例如,擔任調停者。
6. 改變生活型態。修正你的價值觀、優先事項、與人際關係。例如,改當SOHO族,希望能有多一點時間陪陪家人。
7. 感受到熱情。感覺強烈的情感或熱愛。例如,為了你所堅信的理想或目標工作。
8. 支持某種理念。貢獻自己的時間、資源、或經驗;為了某種理念推動改革;推廣某種社會運動。例如,從營利事業轉向非營利事業。
9. 創新與創意。引進或是創造新的事物,造福人群。例如,成立一家專門銷售環保產品的公司。
10. 學習。希望獲得新的知識與專長。例如,領導某個你未曾參與過的專案。
Step 2:找出阻礙、尋求新機會
找出是哪些原因阻礙你追求自己所重視的價值、轉換新工作。一般而言,最常見的情況包括:
1. 薪水可能會減少。其實薪水的多寡,得看你如何向你未來的老闆推銷自己。如果你的表現讓對方覺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能爭取到不錯的待遇。
2. 年紀太大。年紀不一定會成為你的負債。只要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保有高度的工作熱誠,年齡絕對不是問題。
3. 沒有特定產業的工作經驗。儘管你對於新的產業相當陌生,但是你所擁有的工作經驗與技能,可能正是這個產業所需要的。

4. 不知新公司是否支持你的想法或價值觀。事前盡可能蒐集資訊,瞭解新公司的文化。
5. 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具備了獨特的性格與技能。你不應該想著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而是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才能,為企業創造效益。
6. 不確定自己轉向全新的產業,是否有能力解決問題。何不換個角度想想,正因為你是這個產業的新人,沒有太多的包袱與不良的工作習性,可以提供不一樣的觀點,反而能看清楚問題所在。
7. 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是什麼原因使你對工作的一切失去了熱情?你對哪些事物或活動相當熱衷?如何將熱情注入工作中?拿起紙筆,寫下所有可能的方法。
8. 缺乏創意。創意人人有,只是你忙於工作,沒有時間或者意願去發掘而已。想一想,在目前的工作環境下,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例行性事物的工作量,讓自己多花點時間在有創意的活動上。
其實,許多你認為的阻礙,只是個人的認知,並非實際存在。只要轉個念頭,許多的障礙代表的是新的機會。
Step 3:擬定行動計劃
• 寫下你所追求的價值或意義是什麼?
• 短期內必須採取哪些行動或是達成哪些目標?請逐項列出。
• 註明每項行動完成的日期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上路!
書名:《我不知道我要什麼》(I Don’t Know What I Want, But I Know It’s Not This)
作者:茱莉•詹森(Julie Jansen)
出版公司:Penguin Books
出版日期:2003年2月

5大職場NG穿著

5大職場NG穿著

 
5大職場NG穿著
當辦公室出現:露出下背部刺青的低腰牛仔褲、連帽T恤、夾腳拖鞋,甚至低胸上衣時,沒有制服的日子,已經演變成災難…
上班該穿什麼?很多企業只簡單規定“smart casual”,但員工自由演繹的結果,已逐漸引發老闆抱怨。美國人力資源協會一份報告顯示,只有34%的企業主允許員工每天穿休閒服來上班,遠比2002年時的53%下滑將近兩成。
老闆們的理由是,一味追求輕鬆、舒適,卻缺乏美感的穿著,已在辦公室演變成災難。當上班場所出現露出下背部刺青的低腰牛仔褲、連帽T恤、夾腳拖鞋,甚至低胸上衣時,連美國時裝節目主持人克林頓.凱利(ClintonKelly)都公開批評「看不下去」。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只限於年輕人,事實上,美國Mervyns百貨曾做過一項調查,高達9成的上班族根本搞不清楚正式上班服(formal business attire)、半正式休閒服(business casual)以及純休閒服(plain casual)之間的差別。
美國《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綜合專家建議,列出辦公室前5大失禮穿著。其中,你會發現對“smart casual”的理解,老闆比你想的保守得多。上班族追求自由時尚的同時,也別大意!

NG1 「阻街女郎」式耳環
「有著長墜子、盪來盪去的耳環感覺很廉價,」形象顧問珊蒂.杜蒙(SandyDumont)明白點出,除非妳想走「阻街女郎風」,否則還是換成保守一點的耳環。

NG2 露出胸毛的襯衫
襯衫扣子應該扣到第幾顆?專家的建議是:扣到看不見你的胸毛為止。另一個判斷標準是:扣到你覺得脖子部位有點緊為止。

NG3 露出胸罩的肩帶
粉領族,別把性感用錯地方!在辦公場合中,胸罩的肩帶絕對沒有吸引力。因此,行行好,把肩帶藏起來。

NG4 刺青          
如果你想在脖子上刺上一尾蠍子的刺青,儘管去做,只是,記得將它遮起來。

NG5 露出全部腳趾
形象教練李山德拉.維加(LizandraVega)認為,在辦公室裡把腳趾全露出來儘管愈來愈普遍,但實際上並不得體,「不管指甲是否修得很漂亮,把腳趾頭包起來就是了。」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Telly觀點/自然 也是行銷

Telly觀點/自然 也是行銷
利用自己這段「第一次退休」後難得的長假,接觸了些不同行業的朋友,也發現了不同行業之間不同的理念與行銷方式。 「行銷」原本有包裝美化的意涵, 不知從何時起,「自然就是美」不只是化妝保養品的品牌廣告詞,也成了很多行業的訴求與堅持。 在回台中訪友的途中,發現在台中沙鹿福至路山區的「人間食解」景觀餐廳,就有著「堅持自然與原生態」的堅持與經營態度。 老闆林弘毅老大哥似乎人如其名,有著「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理念與堅持。早年營建起家發財,原可安逸過退休日子的林老哥,因為老婆夢想有個小農場,在老年時將大半積蓄自行買了6,000坪的山坡地,開發了景觀生態餐廳。 可能由於兩夫妻都是慈濟義工,在經營態度上似乎有著些許宗教人的執著,或許也可說是堅持自然的經營態度。 比方說,山林中的景觀餐廳,蚊蟲本無法避免,但林老大哥除蟲的方法,不是科學的殺蟲劑或是電蚊香,而是大費周章地養了蚊蟲的天敵,例如蜻蜓、青蛙等。理由是希望保有原生態的環境。 方法雖有點沒效率,但這很自然的堅持,讓人喜歡。 此外,櫃台前的「上人語錄」簽筒也是另一種「自然」。如同海外中國餐館的幸運餅乾一樣,景區的簽筒多數以幸運的上上簽讓遊客開心。特別的是,此處的簽筒都是「上人語錄」。 林老大哥的理由是:與其求幸運,不如求修身。而「上人語錄」正是修身的好提醒。 自然不只是美,有時也可以是行銷的堅持與策略。 (作者是前奧圖碼投影機Optoma亞洲區總經理,本專欄每周五刊登)
【2013/08/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Telly觀點/自然 也是行銷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069018.shtml#ixzz2aksoMiep
Power By udn.com